张英祥和他的折纸世界 |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|
时间:2010-12-16 |
张英祥和他的折纸世界 36年来一心痴迷于折纸艺术,不断摸索、创新折纸手法,希望能将这门艺术传承下去
说起折纸,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,谁不会用纸折个小船、小飞机等物件呀?然而,在省会建国南小区的张英祥眼中,折纸却是一门大有学问的艺术。 他创作的风趣十足的“老鼠娶亲”、立体感十足的都市楼群、个个表情生动的“众人划龙舟”……令人啧啧称奇。 今年49岁的张英祥,与折纸结缘纯属偶然。1972年,张英祥偶遇一位折纸老艺人,老人精湛的折纸手艺让他佩服不已。得到老人指点后,原本就对折纸感兴趣的他更加着迷了。此后,折纸成了张英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 “创作折纸作品时,最重要的不是制作过程,而是前期的构思和准备工作。”去年,为了庆祝石家庄解放60周年,张英祥决定将省艺术中心用折纸的方式呈现出来。想法一定,他便开始构思,前前后后往艺术中心跑了五六趟,又是研究尺寸,又是计算比例、确定作品框架结构。一个多月后,当折纸作品完美诞生时,张英祥心里甭提多高兴了。张英祥说,在他眼中,创作作品的过程就好比钓鱼,当作品大功告成时那一瞬间的满足与惊喜,与鱼上钩后提竿时的感觉无异。 多年来,为了提高折纸水平,每当创作完成一组作品后,张英祥都会认真分析优、缺点,寻找可以提高和突破之处。有时同一个题材甚至是同一件实物,他都会折上三四遍。几年前,他曾创作过一个以天安门为展现主题的作品,如今张英祥已先后将其“改版”三次,每次修改在手法上都会有所变化和创新,目前他正准备对其进行第4次“改版”。 张英祥不仅在技术上创新,同时还十分看重作品的内涵。在题材的选择上,他更加注重贴近现实,把大家生活中常见的公园、小区风景,以及社会上的事物、景象都融入到了折纸作品中,并力图展现出一定的寓意和内涵,使折纸从抽象过渡到具体。张英祥目前正在创作的28件迎奥运作品,无一例外地都取材于现实生活。在创作手法上,他还探索出了水平面变化、特殊面内折、内外槽连接和点缀等多种手法。 “让更多的人了解、喜欢折纸艺术,将这门艺术发展传承下去,是我最大的心愿。”平时,张英祥经常会教一些有兴趣的孩子学习折纸。最近,他又忙着整理资料,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。他计划出一本书,把折纸艺术的概况、技巧以及自己30多年的感受都编进书中,便于人们更加系统地学习折纸艺术。 本报记者 马朝丽 本报实习生 刘佳瑞
|